2025-05-19(一)第 242 集、中東訂單救 AI?美股反彈逼史高
觀點整理
美國股市反彈分析
標普 500 指數接近歷史新高
- 標普 500 指數距離歷史高點僅差約 3%,顯示美國股市出現反彈轉升訊號。
- 過去半年,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指數從低點上漲幅度均超過 20%,短時間內經歷熊市與牛市,顯示市場波動劇烈。
- 這波行情主要由川普政策引發的「人造熊市」與「人造牛市」驅動,凸顯單一人物對市場的影響力。
軋空行情與市場參與者動態
- 過去一個月,僅散戶持續買入,對沖基金與機構法人持股量未見顯著回補。
- 近期機構法人因軋空行情被迫從賣出轉為回補,對沖基金則因美債流動性問題影響,尚未積極回補。
- 企業股票回購成為推升股價關鍵,預估 2025 年標普 500 企業回購金額高達 1 兆美元,創歷史新高。
- 散戶買盤與企業回購形成「雙軋行情」,迫使機構法人從看空轉為看多,市場情緒從預期經濟衰退轉為「金髮女孩經濟」。
市場情緒與風險警示
- 當前市場情緒過熱,VIX 指數從 60 幾跌至 17,低於歷史均值 19,顯示避險情緒幾乎消失。
- 恐懼貪婪指數從 3 上升至 70,進入貪婪階段。
- 股票回購金額難以長期持續,隨著財報季前回購禁制期來臨,回補力道將減弱。
- 短期不宜過度追高,長期投資者應「看多不做多」,可考慮持有現金或美元資產以應對高位風險。
台灣股市反彈分析
台股當前動能與外資動態
- 台幣升值近 10%,但外資回補力道有限,2025 年至今賣超仍達 5503 億元,顯示外資對台股並非積極看好。
- 2020 年以來,外資多數年份呈現賣超,台股上漲主要由散戶 ETF 買盤推動,投信買超僅 1374 億元,動能有限。
短期利多與隱憂
- 當前台股受惠於川普政策利多(如 H20 晶片轉單中東市場),但利多被短期情緒掩蓋。
- 台商因應潛在關稅風險,提前備貨導致訂單激增,但可能造成下半年庫存壓力。
- 企業獲利(EPS)展望不樂觀,第三、四季度表現可能低於預期,市場需考慮川普政策不確定性消除後的庫存消化問題。
產業表現與結構性挑戰
- AI 伺服器相關領域(如鴻海雲端網路產品)表現優於預期,但消費智能產品與 PC 終端市場拉抬有限,顯示終端需求疲弱。
- 非科技產業營收表現不佳,例如營建業衰退 59%、自行車衰退 15%、散裝衰退 8%、貨櫃衰退 5%、汽車衰退 4%,僅少數如成衣製鞋因備貨潮成長。
投資建議
謹慎看待高位行情
- 美國與台灣股市均處景氣高位,擴張週期已持續兩年多,牛市進入第三年,時間線偏長,需警惕週期性風險。
- 建議投資者適度降低持股比重,換取現金或持有美元計價短債資產,等待景氣低位再進場。
科技股仍為主軸,但波動風險高
- 科技生產力循環仍是帶動美股與台股創新高的主要動力,但波動性較大,不建議在高位過度追漲。
- 防禦性資產(如防禦型股票)僅能減少跌幅,不如持有現金或美元資產更靈活。
長期視角與週期操作
- 投資應依循景氣週期,而非僅追隨川普政策變化。
- 當前市場受短期結構性改革(如關稅收入支持減稅計畫)驅動,但基本面仍是長期投資核心,需關注景氣擴張時間線與潛在衰退風險。
Computex 與 AI 行情展望
- 2025 年 Computex 展可能帶動 AI 相關題材,但與 2024 年不同,當前景氣已處高位,突破難度較高。
- 市場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要求更高風險溢酬,股價若無更低估值,買盤刺激有限。
總結
美國股市與台股當前反彈受散戶、企業回購及川普政策驅動,但市場情緒過熱、週期高位及庫存壓力帶來風險。投資者應謹慎追高,建議持有現金或美元資產,依循景氣週期操作,等待更佳進場時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