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4(一)第 237 集、台美央行的兩難

2025-03-24(一)第 237 集、台美央行的兩難

觀點整理

台美央行的兩難局面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聯準會)的兩難

  1. 利率政策方向不明確

    • 聯準會在 3 月的 FOMC 會議中,市場預期降息 2 碼(中位數共識 9 位),但仍有 8 位成員認為應維持當前利率或僅降 1 碼,顯示內部對緊縮或寬鬆的分歧。
    • 主持人認為聯準會的態度「不算鴿也不算特別鷹」,反映市場的不確定性。
  2. 不確定性主導政策

    • 通膨與就業平衡不再是焦點,市場不確定性成為主因。美國經濟可能面臨「通膨失控」或「通縮風險」,導致聯準會難以明確調整利率。
    • 川普政策(關稅戰、驅逐非法移民)加劇不確定性:
      • 關稅戰導致進口增加,GDP 從 2.1% 下滑至 1.7%,PCE 通膨從 2.5% 上行至 2.7%。
      • 非法移民驅逐可能推升工資通膨,進一步影響通膨預期。
  3. 寬鬆趨勢初顯但受限

    • 縮表速度大幅放緩,從每月縮減美國公債 250 億美元降至 50 億美元,釋放流動性,形成相對寬鬆環境。
    • 降息預期從接近 0 碼升至約 2 碼,但經濟預測圖未完全支持大幅降息,因川普政策的衝擊尚未明朗。
  4. 未來挑戰

    • 4 月 2 日對等關稅上路可能引發囤貨潮,進一步影響聯準會預期。
    • 美國公債漲幅趨緩,因關稅戰與工資通膨的不確定性難以量化。

台灣中央銀行的兩難

  1. 經濟成長穩健但通膨壓力隱現

    • 台灣 2025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 3.05%,逐季攀升(一季度 1.2%、二季度 2.3%、三季度 2.32%、四季度 4.56%),表現優於美國。
    • 內生性通膨壓力上升:電價調漲、軍公教薪資上漲、租金上漲,可能推高物價。
  2. 房地產市場冷卻但未崩盤

    • 緊縮政策初見成效:
      • 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幅全面轉負,1 月減少近 40%。
      • 建築貸款與購屋貸款年增高峰已過,放款意願減弱。
      • 不動產貸款佔總放款比例從 37.61% 降至 37.12%。
    • 房價鬆動有限:
      • 台北市年增 1.56%、月減 1.01%,新北市年增 8.48%、月增 1.93%,顯示蛋黃區房價仍僵固。
      • 新青安政策助 10 萬戶(約 30 萬至 40 萬人)上車,減緩房價下跌壓力。
  3. 租金通膨成新挑戰

    • 新青安政策即將結束,租屋市場冷卻後租金滯後反應顯現:
      • 台北內湖區租金漲 12%、南港 10%、信義區 10%、大安 9%。
      • 新北板橋漲 14%、中和 12%、三重 11%、永和 11%。
    • 租金漲幅遠超通膨,成為內生性通膨的重要來源。
  4. 政策兩難

    • 若持續緊縮,可能衝擊已冷卻的房地產市場。
    • 若跟隨全球降息,通膨恐難壓制,因台灣景氣擴張與內部物價壓力並存。

總結比較

  • 美國聯準會:面臨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關稅與移民),寬鬆趨勢受限,兩難在於外部變數難以掌控。
  • 台灣央行:景氣強勁但內生性通膨難抑,房地產政策已到極限,兩難在於平衡通膨與房市穩定。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