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一)第 235 集、擴廠新格局,台積房先鬆動?
觀點整理
台積電赴美設廠與影響:
- 台積電赴美設廠是一項高達 1650 億的資本支出,這會影響其毛利率和長期展望。
- 從台積電的角度來看,這在某種程度上等同於買到了 4 年的保證,並且能夠因應客戶要求在美國分散產能。
- 對美國政府而言,這形成了一條從上游 IC 設計到中游製造,再到下游封測,一直到墨西哥組裝的國防安全供應鏈,符合美方利益。
- 市場上的爭議主要圍繞在台灣政府的利益是否也得到保障。
- 台積電赴美設廠更像是一種雙贏的局面,提升了其自身利益,例如可能換來免晶片關稅和藉由客戶分散產能風險。
台積電股價:
- 目前台積電股價的下跌壓力主要來自於美國股市系統性的賣壓,而非赴美設廠的影響。
- 他建議可以趁著股價回調或基期下滑時,重新評估台積電的本益比,尋找新的佈局機會。
- 根據經濟學人的預估,即使到 2024 年台積電美國一廠開始運作,台灣在 12 吋晶圓先進製程的月產能仍高達 40 萬 片,而美國僅 2 萬 片。
- 預計到 2025 年甚至 2030 年,美國廠的產能佔台積電總產能的比例大約是 1 比 8,台灣仍是主要產能所在地。
- 台灣在全球先進製程的市占率預計在未來 4 年會從原來的 **68 %**下滑到 60 %,而美國則從 **12 %**上升到 17 %,成為全球第二大。但這增加的 **5 %**基本上也是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的貢獻。
- 如果台積電股價能維持在 1000 元左右,到年底前瞻本益比可能降至 13 到 14 倍,屆時將會是非常便宜的價位。因此,目前並非出清台積電的好時機,尤其從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
台灣房地產(台積房):
- 許多人認為漲幅已高的台積房可能會率先進行價格回調。
- 但根據過去經驗,房地產市場的沉寂期,在具有剛性買盤(如工程師進駐)的地區反而抗跌。
- 像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地區,由於工程師的支撐,房價相對穩定。
- 真正容易進行修正的是「偽台積房」,例如距離科學園區較遠,或周邊沒有產業支撐但有大量重劃區推出的地區,如新豐、南寮、芎林等地。
- 上一輪房地產下行週期(2016 年到 2020 年),賠售比率較高的地區是餘屋量大的重劃區,例如新莊副都心。
- 在目前的房地產下行週期中,沒有台積電效應支撐的蛋殼邊緣區(如台中海線、桃園觀音)壓力可能比竹科、中科、南科周邊的台積房更大。
- 目前台積電在台灣的擴產速度甚至比美國更快,例如竹科晶圓 20 廠、中科 2 奈米 廠、嘉科和南科的先進封測廠,以及高雄的 P1 廠已試產,P2、P3 在興建中,P4 和 P5 也已通過環評,預計 27 年量產。這意味著台灣對房地產的需求仍然存在。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