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一)第 228 集、2025 七巨頭還能漲多少?
觀點整理
整體市場預期
- 多數投行對 2025 年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都高於 2024 年底的預期。
- 市場普遍認為 2025 年不會發生硬著陸,因此對股市的預期較為樂觀。
- 2025 年可能迎來終端復甦,但大盤仍是主要建倉部位。
美股
- 科技股將繼續引領上攻,尤其是在不衰退的格局下。
- AI 生產力週期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 川普當選並不利於科技股的說法並不成立,事實上,川普可能更有利於 AI 生產力週期的推升。
- 美元資產持續受到全球資金追捧,使得美股更具吸引力。
- 市場資金從「科技七巨頭」(Magnificent 7)轉向「科技蝙蝠俠」(BATMMAAN),包括博通、蘋果、特斯拉、微軟、Meta、亞馬遜、Alphabet 和輝達。
- 美股雖然估值高,但因海外直接投資不斷流入,仍具有吸引力。
台股
- 台股創高並非難事,只要外資不賣超。
- 投信買盤是台股主力,主要來自於本土外匯收益。
- 內資買盤主要集中在 ETF,使得市值型和高股息ETF的成分股更有機會推升股價。
- 半導體類指數表現優於大盤,其他如櫃買、高股息、塑膠類及金融保險等指數則跑輸大盤。
- 塑化類股和二線晶圓代工等產業在 2024 年表現不佳,若未被納入 ETF,2025 年可能難以獲得買盤支撐。
- 台股雖有看多理由,但相較美股,吸引力稍弱。
風險與投資建議
- 2025 年最大的風險是週期風險,而非政治風險,也就是牛市第三年可能出現本益比回調。
- 不建議在牛市第三年完全放手,可以考慮部分持倉。
- 首次參與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可撥部分資金體驗市場波動。
- 長期投資者應經歷幾輪庫存循環,以了解可接受的資產波動度。
- 每年都會有利空出現,應將其視為建立部位的機會。
- 要了解不同指數呈現的格局可能不同。
- 大者恆大的趨勢在 2025 年可能不會有太大改變。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