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1(一)第 206 集、台股續熱,台積電股東卻減少 30 萬人?
觀點整理
今年上半年台股大盤漲幅高達四成。若投資績效未達此標準,則等同於輸給大盤,不如投資指數型產品。主動投資的關鍵在於是否能顯著超越大盤。
台股持續創新高,但台積電股東人數及權值型 ETF 受益人數增加幅度,卻遠不如高股息 ETF。這表示,今年若漲幅集中在權值股,多數人可能並未充分參與到這波景氣上行行情,可能僅領到股息。
今年績效最亮眼的 ETF 多為槓桿型 ETF,如元大台灣 50 正 2 (00631L),漲幅高達 7 成 5。現貨型產品中,富邦科技 (0052) 績效最亮眼,漲幅達 5 成 3,其中一半以上成分股為台積電。其他績效亮眼的包含國泰台灣 5G+ (00881) 及元大電子 (0053)。權值型 ETF 如富邦台 50 (006208) 和元大台灣 50 (0050) 漲幅約 4 成 5。高股息 ETF 在市值型 ETF 排行榜中幾乎看不到。
今年 3 月起,高股息 ETF 掀起熱潮,受益人數大增。但若主要持倉為高股息 ETF,今年很難跑贏大盤。市場資金並未流向權值型 ETF,而是流向高股息 ETF。
台積電股東人數呈現下滑趨勢。2022 年 11 月,台積電股東人數曾達 149 萬人,但目前已減少 30 萬人。這表示,隨著股價上漲,多數人並未加倉,而是選擇套現離場。
市場對於當前行情仍半信半疑。基金經理人股票持倉意願僅 17%,回到 2023 年 8 月水準。CNN 恐懼貪婪指數也未進入極度貪婪階段。
ETF 的買盤主要吸收了保單解約後的資金,並非代表市場全面看好景氣,而是為了抗通膨。
多數投行對標普 500 指數的目標價預估值皆低於目前指數。例如,摩根大通的目標價為 4200 點,富國銀行為 4,600 點,巴克萊為 4,800 點,瑞銀為 4,850 點,皆遠低於當前 5,400 點以上的水平。投行預估值有其道理,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本益比約在 16 倍到 20 倍之間。若以今年 EPS 250 美元推估,點位應在 4,300 點至 5,400 點之間。
股價反映未來 6 至 9 個月的獲利表現。目前市場已開始反映明年獲利,所以股價可能高於 5400 點, 市場存在預期提前效應,股價不斷輪替和創新高。但只要市場情緒未達極度貪婪,仍有推升空間。
摩根士丹利對台北股市 2024 年中的高點預期為 19,750 點。這顯示市場並未預料到今年會有如此高的本益比。
預估 2025 年的獲利表現需納入考量。若以本益比 18 倍、成長 2 成推估,指數高標約為 22,000 至 23,000 點,在多頭市場中,本益比通常不會回歸均值。若市場給予更樂觀的獲利情緒,指數有機會來到 24,000 點甚至 26,000 點。
目前處於景氣上行格局,但並未過熱。只要台積電股東人數持續減少,高股息 ETF 仍是持倉主流,且多數人並未 All in,則股市仍有持續推升機會。
多數人今年績效可能輸給大盤,唯有當資金大量流入景氣型 ETF 或權值股時,才可能造就新一波 AI 風潮,當景氣指標如景氣信號燈或 PMI 數據達到過熱標準,才可能接近泡沫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