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3(一)第 203 集、2024 全球房市兩樣情,美中台買氣不一?
觀點整理
美國房地產市場
- 美國 Shiller 房價指數已連續六個月創下歷史新高,平均房價為 37.4 萬美元。
- 儘管房價持續上漲,但 30 年期固定房貸利率接近 7%,且房貸申請量已跌至 1995 年以來的新低,顯示買氣不足。
- 目前房價上漲屬於 「畸形上漲」,主要是因為市場上惜售心態濃厚,導致供給量減少速度快於需求減少速度。
- 過去幾年房貸利率低 (2-3%),讓許多人相信未來降息後房價肯定會上漲,因此不願出售房屋。
- 成屋庫存天數僅 2.5 至 3 個月,遠低於 2008 年的 12.5 個月,顯示市場上房屋供給量偏低。
- 雖然美國房價創高,但缺乏量能推動,未來可能會有均值修正的空間。
- 美國房地產市場目前對於系統性衝擊的幅度並不大,但屬於畸形上漲。
中國房地產市場
- 中國多個省份陸續放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 15% 或 25%。
- 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房貸利率也陸續下降。
- 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表現疲憊,寬鬆政策並未停止。
- 住宅待售面積庫存快速累積,同比增速約為 24%。
- 中國人住房貸款總體餘額在 2023 年已進入負值,顯示不只申請房貸的人減少,提前還貸的人也增加。
- 二三線城市房價早在 2023 年就已下跌,一線城市也於去年底開始下跌,跌幅約為 5% 至 10%。
- 二手住宅房價指數同比上漲的城市數為 0,顯示所有城市房價均停止上行。
- 香港房價指數從高點跌幅接近兩成,已跌至 2016 年左右的水準。
- 中國房價下跌主要歸因於整體經濟形勢不佳,而非單純的房價過高回檔。
- 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的商辦空置率偏高,但新加坡、東京、台北則偏低,顯示中國經濟與房地產市場高度連動。
- 中國房價下跌屬於無量下跌。
- 中國房市最終取決於全球景氣復甦及中國外匯收益。
台灣房地產市場
- 今年第一季度,台灣七都預售屋交易件數相較去年翻倍,其中台北市暴增 121%,高雄市暴增 199%
- 預售屋交易件數大增,顯示市場真實投機或投資買氣旺盛。
- 預售屋平均總價也上漲,整體平均總價漲幅約為 11.9%,其中台北市預售屋均價為 4271 萬,年增幅 11.8%,新北市預售屋均價為 2078 萬,年增幅 19.3%。
- 台灣整體預售屋市場買氣相對火熱,520 檔期推案量總銷金額達 2134 億,年增率為 17.2%。
- 台灣房地產市場資金充沛,部分原因來自於理財觀念轉變、台商回流及資金湧入 ETF 和房地產市場。
- 高總價仍是台灣房地產市場的一大問題,房價不太可能像股價一樣持續翻倍成長,因為人們可負擔的總價有上限。
- 台北市最熱門的交易總價帶在 1000 萬至 2000 萬之間,顯示年輕人多選擇總價較低的房屋。
- 若現在追高總價 3000 萬、4000 萬的房屋,未來可能面臨流動性風險。
- 台灣房地產市場相較美國和中國,目前來看相對最為健康,但未來高總價地區的房屋是否有人接手仍不確定
總結
- 2024 年全球房地產市場呈現兩樣情,美國在高利率下量縮但房價畸形上漲,中國寬鬆政策下房地產市場仍無起色,而台灣市場買氣相對健康。
- 持有太多現金在這年頭是有風險的。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