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0(一)第 201 集、抄底陸股 vs. 追買台股,2024 行情還有多少?
觀點整理
陸港股市
- 自 2016 年以來,陸港股市呈現持續下行格局。
- 外資撤離速度是有史以來最快。
- 相較於 2021 年高點,中概股跌幅高達七成。
- 雖然近期陸港股進入多頭氛圍,從低點漲幅已達兩成,但距離歷史高點仍有 280% 的漲幅空間。
- 外資持續撤離陸港股。
- 陸港股市的本益比僅 8 倍,遠低於台北股市。
- 若 MSCI 中國指數本益比回升至 8 倍,根據過往經驗,未來一年半整體漲幅可能達 3 成至 5 成。
- 抄底陸股的邏輯是賭其低基期反彈,並非期待其有爆發式的經濟增長。
- 目前外資在中國權益部門的資產配置比例僅 5.2%,為歷史最低,代表賣壓有限,回補多於賣出。
- 中國的經濟數據可能存在失真現象,稅收並未與經濟成長同步增加。
- 要對中國所公布的經濟數據稍微打一點折扣。
台北股市
- 自 2016 年以來,台北股市奠定長期多頭慣性。
- 儘管外資持續賣超,但內資買盤強勁,推動台股上漲。
- 外資過去四年賣超台股近 1.2 兆。
- 2024 年 1 月至 4 月,台灣 ETF 資金流入高達 6,600 億,其中本土股票型 ETF 流入 2,944 億,包含 00940 的 1,700 億。
- 台灣經濟成長強勁,帶動超額儲蓄,形成買盤。
- 2024 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高達 6.5%。
- 台灣出口值顯著上升, 2024 年 1 月至 4 月平均每月出口值約為 369.5 億美元。
- 台灣稅收大幅增長,反映經濟成長。
- 台北股市本益比高達 22 倍。
- 追買台股的邏輯是對賭景氣上行。
- 台灣景氣正處於復甦週期,預計將持續 2 至 3 年。
整體觀點
- 兩岸股市都受到外資的壓力,但台灣內資積極加碼。
- 2024 年為景氣復甦年,最大的風險是抱不住,重點在於選擇哪一個市場能獲利最多。
- 建議投資人做好資產配置,並抱緊持股。
- 可以同時抄底陸股和追買台股,兩者並不矛盾,都是對賭景氣上行,只是基期不同。
- 在景氣信號燈未轉紅燈前,可以繼續持有台股。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