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一)第 199 集、財報季尾聲,蘋果手機復甦弱?

2024-05-06(一)第 199 集、財報季尾聲,蘋果手機復甦弱?

觀點整理

AI 伺服器與總體經濟

  • AI 伺服器訂單量雖有明顯增長,但 AI 伺服器無法挽救全球總體經濟
  • 台灣電子零組件在代工層面,AI 伺服器佔總伺服器的比例不到 2 成。
  • AI 伺服器會蠶食傳統伺服器,且營收不單純來自伺服器,還包括 PC 端和手機端。
  • 真正要觀察的是終端商品需求的全面復甦,如手機和筆電的銷售。

蘋果公司營收狀況

  • 蘋果總營收在高位震盪,顯示市場對手機的換機需求不如以往。
  • iPhone 營收佔比高達 5 成 1,其次是服務營收的 2 成 6(主要來自 App Store)。
  • 蘋果 2023 年至 2024 年的獲利未創下 2022 年第一季度的新高。
  • 從 2023 年第一季度開始,蘋果營收年增率呈現負增長。
  • 2024 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iPhone 營收年增率衰減幅度高達 10%。
  • 蘋果作為全球終端商品需求的領頭羊,其疲軟表現代表換機潮不熱烈
  • 服務營收(App Store)持續增長,幾乎每個季度都在創新高。
  • 蘋果可能嘗試轉型為軟體股,以減少庫存循環的拖累。
  • iPhone 目前面臨庫存循環壓力,可能被迫降價銷售,壓低毛利。

iPhone 銷售與市場競爭

  • 蘋果 iPhone 銷售量下滑主因集中在中國市場。
  • 美國市場約 7 成至 8 成由蘋果手機佔據。
  • 中國市場陸系手機品牌崛起,對蘋果造成影響。
  • 華為在中國市場的市佔率從 23 年第一季度的 9.3% 上升到 15.5%,年增幅高達 6 成 9。
  • 蘋果在中國的市佔率從 19.7% 下滑至 15.7%,已落後 vivo 和榮耀手機。
  • 中國手機市場雖有復甦,但整體仍處於內捲化競爭和下行趨勢。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飽和

  • 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在 2017 年達到 15 億支的高峰,之後逐漸下滑。
  • 2023 年全球智慧型手機銷售量為 11 億支。
  • 智慧型手機市場已飽和,終端商品需求預期不宜過高
  • 今年的表現只要比去年好,蘋果就算及格。
  • 蘋果今年的股價仍為負報酬,若能轉為正報酬,表現就算不錯。

蘋果的未來發展與策略

  • 蘋果未來主力可能在 AI 領域、AI 軟體領域,以及 Vision Pro 等產品。
  • 蘋果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增長有限。
  • 市場對蘋果的新一輪估值空間,不太可能來自 iPhone 銷量提升。
  • 蘋果的研發費用佔總營收比例僅 7%,顯示其主要策略是將現有技術打造成商品。
  • 蘋果是一個品牌商,尋找既有服務和 AI 技術來組合產品。
  • 蘋果等待 AI 技術能應用於終端商品。
  • 蘋果 2024 年下半年的表現預期不會非常亮麗。
  • 蘋果的關鍵在於對現有產品技術的組裝,值得觀察。

科技股的現況與未來

  • 有些科技股有剛需支撐,因其在算力或營收上有顯著拉抬,如 Google、微軟和 Amazon。
  • 有些硬體商受到明顯拖累,如蘋果和特斯拉,但長期仍有潛力。
  • 特斯拉的未來估值空間在於 FSD、軟體收入、Dojo 超級電腦和 Optimus 機器人。
  • 建議投資者可直接購買權值型 ETF,參與科技生產力迭代。
  • 目前處於景氣復甦週期,若非人人都是 AI,則無需過度緊張。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