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一)第 198 集、散戶法人化,台股跌不動?

2024-04-29(一)第 198 集、散戶法人化,台股跌不動?

觀點整理

  • 台北股市的散戶法人化趨勢正在形成

  • 台北股市本波回調幅度可能較美國股市輕微。主因是內資買盤強勁,且散戶資金透過 ETF 等方式進入市場,使得內資與投信的利益更加一致。

  • 內資買盤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於過去幾年半導體產業的獲利以及土地增值所形成的資產階級。 這些人將過去購買的保單解約,轉而投入股票和債券市場。 證券劃撥餘額已創下歷史新高,顯示內資的資金實力雄厚。

  • 散戶法人化:過去散戶偏好購買個股或房地產,但現在更傾向透過 ETF 來分散風險。 這種現象使得散戶的投資行為更接近法人,將資金交由法人操作,形成「散戶法人化」的趨勢。

  • 內資與外資的比較:過去外資在台北股市佔主導地位,但從 2020 年開始,外資呈現賣超趨勢,而投信(代表內資)的買超幅度則不斷加大。 內資的崛起使得台北股市即使在外資賣超的情況下,仍能持續上漲。

  • 中期回調:目前美國和台北股市都處於中期回調階段。 這次回調的原因之一是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不如預期,以及公債殖利率上升。只要公債殖利率上升,伴隨著股價下調,就必然是中期回檔,但這也印證了景氣的強勁。

  • 降息週期:聯準會已維持高利率 10 個月,尚未進入降息週期,過去經驗顯示,通常在 8 個月左右就會開始降息,目前的狀況顯示市場反應降息不如預期。

  • 未來展望:預計 2024 年和 2025 年台北股市的獲利將持續成長,科技新貴的薪資、分紅、配息也會增加,進一步強化內資買盤。 因此,即使外資賣超,內資也有足夠的能力接盤,使得台北股市不容易大幅下跌。

  • 投資建議:投資人不應期待台北股市的回調幅度過大,應該把握回調時機,適度佈局,由於內資買盤的支撐,台北股市的回調幅度可能不會像美國股市那麼深。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