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一)第 188 集、新春開紅盤,台股 Q1 挑戰兩萬點?
觀點整理
- 全球資產表現:今年以來並非所有資產都顯著上漲,表現最亮眼的是風險資產,如比特幣。科技權值股漲幅居前,例如微軟今年以來漲幅 11%, Alphabet 6.7%,輝達 45%,臉書 META 32%。而小型股、 REITs 以及歐亞股市則呈現下跌。債券價格也因降息預期延後而下跌。
- 美股現況:標普 500 指數已超出投行原先預期的年底目標價。多數投行預測 2024 年底目標價約在 4800 點到 5000 點之間,但標普 500 指數已站上 5000 點。花旗驚奇指數顯示,企業財報數據優於預期。股價最終反映的是企業的獲利能力,而目前標普 500 指數的 EPS 也在上升。
- 美股板塊差異:標普 500 指數中,僅材料類股和能源類股的營收成長率為負。漲幅集中在少數科技權值股,如 Magnificent 7 (美股七巨頭),其 EPS 成長率高達三成四,但若剔除這七支股票,其餘 493 支股票的 EPS 成長率不到 1% 甚至還下跌 1%。納斯達克 100 指數的 EPS 創歷史新高,但羅素 2000 指數的前瞻 EPS 預估值則連續兩年處於熊市。
- 景氣循環:目前整體景氣處於復甦格局,而非繁榮格局。因此,持倉並無出脫的必要,應持續持有至進入繁榮格局。
- 市場風險:2024 上半年最大的風險是「抱不住」。市場上多數人並未上車,且標普 500 指數的期貨淨空單量持續增加,形成反指標。基金經理人增持股票權益部位的意願也持續下滑。
- 科技股買盤:科技股的買盤不完全是樂觀追漲,也包含恐慌性買盤。在市場恐慌時,資金會流向大型科技股。
- 台股展望:台股在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空單佈局量也在放大。外資買賣幅度並不大,台股攀上 2 萬點可能主要來自內資。過去幾年,外資賣超台股 2 兆,但台股仍從 8000 點漲到萬八,顯示內資買盤的重要性。台商回流、科技業超額儲蓄是內資買盤的來源。2024 年台灣 250 家企業的預估 EPS 上行幅度約 2 成 1。
- 投資建議:應從景氣週期框架來看待股市,既然仍處於復甦期,就不必急於調整持倉。重點是要待在車上,不要輕易下車。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