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1(一)第 181 集、通膨降溫,就業冷卻,2024 降息有理?
觀點整理
- 勞動市場與通膨:
- 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雖然表現不錯,但已不像過去幾個月般亮眼。
- 55 歲以上的工作人口勞動參與率持續下滑,導致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緊縮,薪資水平維持相對高速增長。
- 整體通膨率(排除能源與食品價格)及核心 CPI 均顯著下降。
- 實體物價(非薪資所得)的通膨才是影響購買力的關鍵。
- 大宗資產價格下跌,反而有利於購買力增強。
- 目前美國汽油價格顯著低於去年和前年,對通膨有負增長作用,可加速通膨下滑。
- 利率與降息:
- 市場預期明年 3 月可能降息,因大宗資產物價下跌,即使勞動市場表現不錯,聯準會仍可能優先考慮整體通膨下滑。
- 降息與否取決於經濟進程,若經濟過好,則無降息理由。
- 降息也取決於市場利率預期的變化。
- 債券市場:
- 美國第三季度債券發行量大幅激增,導致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走高。
- 財政部不希望公債殖利率飆升過快,因此減少債券發行量。
- 若利率預期一路下降,可能導致財政部發行更多債券,使公債殖利率再度上行。
- 若聯準會維持高利率,停止升息但延後降息,債券價格將會觸底。
- 股市:
- 就業市場良好且通膨下滑,有利於股市持續上漲。
- 停止升息或通膨見頂後,股市通常仍在上行。
- 只要通膨不失控,美國股市可望維持多頭氛圍。
- 需留意資產價格報酬可能出現衰退疑慮。
- 經濟狀況:
- 美國 ISM 製造業和服務業指數顯示,服務業仍在擴張,製造業則在緩步復甦,代表美國消費力道尚可。
- 若服務業因高營運成本下滑,而製造業跟上,或許能達到軟著陸。
- 其他:
- 總統任期第四年,股市漲幅通常不如第三年,但財政部可能為維持股市多頭氛圍而保持寬鬆政策。
- 高通膨助長美國財政擴張,而擴張又導致通膨。
- 若通膨由薪資帶動,購買力可望放大,但若由大宗資產帶動,壓力較大。
- 明年最好的狀況是不升息也不降息,維持當前股市多頭氛圍。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