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一)第 179 集、經濟復甦在即,台股朝萬八之路?
觀點整理
- 台北股市不一定要依賴外資買超才能推升。即使外資連續四年賣超,台北股市仍從 2020 年 3 月的 8000 點一路漲至 17000 點。這主要歸功於內資的買氣,特別是 ETF 的買盤。
- 內資買氣的來源有二:一是 25 歲到 54 歲民眾參與 ETF 的比例不斷攀升,二是 上市櫃公司投資中國收益匯回台灣的金額在 2022 年創下歷史新高,達 1144 億。
- 台北股市的推升也與科技業,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實質收益有關,帶動了地價和房價的顯著上漲。
- 外銷訂單方面,雖然 10 月份的年減率為 4.6%,但已是去年 11 月以來最小的年減值。 10 月份實質接單金額為 529 億美元,是過去一年中賺最多錢的月份。其中,支通和視聽產品的年增率自 7 月開始接近 5 成。
- AI 伺服器是帶動台北股市新一波成長的動能。
- 2024 年終端需求預計將全面回歸,主要品牌商如 Amazon、Google、微軟和蘋果等,其第三季的財報和財測都優於市場預期。
- 市場普遍認為 2024 年的獲利將會比 2023 年多,但同時存在消費衰退的隱憂。
- 目前美國的黑五購物節數據顯示,總金額較去年高,但能否跑贏通膨仍待觀察。相較之下,中國雙十一的銷售總額較去年差。
- 只要 通膨在下行軌道,獲利在上行軌道,且電子產品處於跌價潮,市場很可能進入緩步復甦的格局。
- 目前的情況與 1983 年相似,當時也經歷了高通膨下彎、獲利面顯著增長的階段。
- 如果 通膨持續下行、消費性電子產品跌價、科技巨頭獲利上行,市場將有望進入低通膨、高獲利、企業增長的年份。
- 市場上對於這種情況存在 半信半疑的聲音,反而有助於多頭氛圍的推升。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