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30(一)第 175 集、市場為何不買單財報?美股中期回檔開始?
觀點整理
- 近期美國股市科技股財報公布後,市場反應不佳。儘管許多公司的每股盈餘(EPS)高於預期,但部分部門(如 Google 的雲端收入)表現不如預期,導致股價下跌。
- 五大財報中,微軟和 Amazon 表現相對亮眼。
- 蘋果、Google、輝達、特斯拉等股價跌幅較大。
- 市場出現第一波獲利了結賣壓。
- 目前市場並未出現極度恐慌情緒,恐慌指數並未像 3 月銀行危機時那樣飆高。
- 標普 500 指數站上 200 日移動平均線,但股價跌幅仍重。
- 中期回調正式開始。
- 市場對美元的避險情緒何時退卻是關鍵,美元指數見頂時,可能是股市中期回檔的修正滿足點。
- 市場擔憂高通膨和聯準會的緊縮政策,但也反映出經濟復甦的強勁. 美國第三季 GDP 增長率高達 4.8%。
- 美國股市的估值主要由少數科技權值股推動。這 7 支科技權值股(包括微軟、Google、蘋果、Amazon、特斯拉、輝達和臉書)平均漲幅高達 4 成 5。
- 若將這 7 支股票剔除,標普 500 指數中剩餘 493 支成分股的漲幅僅為 1 成 7。
- 科技權值股的 EPS 顯著上行,顯示公司獲利能力強勁. 前 5 大科技股的 EPS 成長率高達 3 成 4。
- 大多數公司並未出現營收年減負增長,甚至呈現軟著陸狀態。
- 美國 GDP 的 60% 至 70% 來自於消費,而非投資和庫存變動。
- 第四季 GDP 季增幅可能因機器效果而下滑。
- 聯準會(FOMC)預期美國今年 GDP 可能成長 2.1%,2024 年成長 1.5%。
- 失業率下降佐證經濟強勁。
- 市場主要風險仍來自通膨,而非經濟衰退。
- 目前通膨主要由需求推動,只要工資跟著上漲,這種通膨是可以接受的。
- 美國股市在本輪大幅彈升後,第一輪終極回漲開始出現。
- 市場必須對估值過高的科技股進行均值回調。
- 只要 EPS 持續向上,股價下跌將浮現投資機會。
總結來說,目前美國股市正經歷一波中期回調,主要原因是獲利了結賣壓和對高估值科技股的調整。儘管市場擔憂通膨和聯準會緊縮政策,但經濟數據仍然強勁,且科技公司的獲利能力也持續成長。未來,市場將關注美元的避險情緒何時退卻,以及科技股的估值調整何時完成。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