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5(一)第 172 集、台幣 32 關卡失守,台美利差擴大!

2023-09-25(一)第 172 集、台幣 32 關卡失守,台美利差擴大!

觀點整理

  • 美國聯準會 (Fed) 的利率決策

    • 儘管市場預期聯準會可能在年底再次升息,但這並非主要擔憂,因為 6 月份的 FOMC 利率點陣圖與目前的預期相似,基準利率預計將達到 5.5% 至 5.75% 左右。
    • 真正的分歧點在於 2024 年的降息預期。原本預計會降息 4 碼,現在預估最多只有 2 碼的空間,且可能持續減少。
    • 降息預期落空的原因是經濟數據表現良好,失業率下降。
    • 聯準會延後降息,反映其對未來幾個季度標普 500 指數 EPS 年增率持續向上的預期。
    • 聯準會的政策某種程度上是「短空長多」,對實質中長期的牛市影響不大。
    • 聯準會升息是為了應對通膨不確定性,包括汽油價格。
  • 經濟成長與違約風險

    • OECD 預測,今年全球 GDP 增長幅度仍高達 3%,2024 年則為 2.7%,顯示經濟仍在增長。
    • 美國今年 GDP 成長率為 2.2%,明年預估為 1.3%。
    • 市場恐慌情緒來自於對中小企業因利率高升而導致資產減損的擔憂。
    • 信用卡違約率已突破 2019 年新高,美國信用卡循環利率約為 25%,可能導致呆帳。
    • 然而,住宅和企業貸款的違約情況並未嚴重惡化。
    • 美國企業破產潮雖創下 2012 年歐債危機以來同期新高,但因企業數量增加,違約率並未顯著飆高。
    • 應關注違約率是否上升,而非破產數量。
  • 資金流動性與財政政策

    • 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已從 9 兆美元降至 8 兆美元,縮減了 1 兆美元的資金。
    • 美國財政部在過去三個月舉債超過 1 兆美元。
    • 財政部舉債並非為了緊縮市場,而是為明年的財政政策做準備。
    • 財政政策具有成熟效果,可能引導的消費行為會超過支出本身。
    • 美工罷工事件可能導致工資通膨螺旋循環,但目前汽車產業庫存量高,罷工影響可能有限。
  • 台灣的利率與房市

    • 台灣央行宣布停止升息,導致台美利差擴大。
    • 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比台灣高出約 3%,導致資金回流美國。
    • 台灣不採取高強度升息的原因包括通膨率較低和擔心對房貸族造成衝擊。
    • 台灣多數房貸採用浮動利率,升息可能導致房貸負擔加重。
    • 台灣房市買賣移轉動能減緩,但預售屋房價和中古屋價格仍創新高。
    • 台灣房貸違約率目前並未顯著上升,央行利率政策衝擊不大。
    • 台美利差擴大,導致資金回流美國,可能使台灣股市漲幅落後於美國股市。
    • 這一波台幣 32 大關的失手,台美利差擴大,從中長期而言,對美國股市並非壞事。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