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一)第 158 集、蘋果股價將創史高,聯準會六月被迫升息?

2023-06-05(一)第 158 集、蘋果股價將創史高,聯準會六月被迫升息?

觀點整理

好的,以下整理主持人對於目前經濟狀況與股市的觀點,並已調整排版,確保中文與數字之間有一個空格:

  • 關於升息與通膨: 儘管資產價格持續推高,聯準會在 6 月是否被迫升息仍不明朗。由於銀行業過去一段時間的壓力極大,若再升息可能對銀行業造成系統性風險,但若放任資產價格炒作,通膨難以回到 2% 的目標。
  • 政府支出與通膨: 美國政府支出佔 GDP 的比值在今年第一季已上升至 0.5%,顯示美國經濟很大程度由政府支出貢獻。在債務上限通過後,政府可持續發債進行公共支出,這可能使通膨更難下降。
  • 房價與利率: 房價已開始上漲,但目前利率水平沒有降息空間。這表示聯準會可能需要持續升息來打壓房價。
  • 經濟衰退時程: 美國經濟衰退的時程可能延後,原先預估的二到三季度進入衰退可能延至第三或第四季度,今年可能僅為輕度衰退。
  • 通膨與股市: 核心通膨高點預計在 8 月至 9 月才會見底,因此 5、6 月的通膨數據可能無法準確判斷通膨是否下行。
  • 科技股漲幅與隱憂: 近期科技股如輝達、臉書等漲幅顯著,但台北股市的電子零組件產業卻普遍衰退。尖牙股的本益比 (P/E ratio) 衝高至 24.8 倍,引發市場對於估值泡沫的擔憂。
  • 股市結構與未來: 股市結構面不容易被打壞,年底前股市可能在半信半疑中持續推升。儘管近期股價漲高可能回檔,但仍可能維持底底高的格局。
  • 通膨與股市底部: 過去經驗顯示,當通膨最高點出現時,股市的絕對底部通常也會隨之出現。本波通膨在去年 6 月、7 月見頂後,雖下行緩慢,但仍在下行區間。
  • 市場情緒與風險偏好:
    • 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追價意願較高,但中小型股和銀行股沒有明顯漲幅。
    • 比特幣與那斯達克指數脫鉤,顯示市場風險偏好並非全面。
    • 市場上做空的未平倉量創歷史新高,顯示多數人仍抱持放空心態,這反而可能成為多頭的養分。
  • 就業數據與經濟: 美國 25 歲至 54 歲人口的就業率已回到 2020 年初的水平,但 55 歲以上人口就業率仍低迷,顯示有大批人口退休。目前美國就業狀況仍可保證經濟不會進入深度衰退。
  • 蘋果公司(Apple)的股價: 蘋果股價近期上漲,接近歷史新高,但其 iPhone 銷售量預估卻較前兩年下降。蘋果股價的走勢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估值膨脹的作用,若未能突破前波高點則可能回調。
  • 聯準會的態度: 聯準會可能在等待第三季的通膨數據,因此近期不願做過多表態。
  • 投資策略: 市場仍處於半信半疑狀態,不宜過早出脫股票。應抱持股票,直到所有利空逐步消失,市場開始討論利多時再考慮調節。投資應以三到四年的庫存週期來看待經濟景象,而非僅看短期。

總結來說,目前市場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通膨問題仍是關鍵,而股市在大型科技股的帶動下雖有上漲,但整體風險偏好並非全面。建議投資人保持耐心,以長遠眼光看待市場變化。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