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6(一)第 147 集、景氣信號燈連三藍,加緊抄底好時機?
觀點整理
景氣對策信號燈
- 景氣對策信號燈雖然與景氣有一定的聯動性,但它是一個及時指標,並不能高度反應未來股價的走勢。
- 當景氣對策信號燈在 30 分以上時,代表景氣過熱;15 分以下時,代表景氣高度緊縮。
- 過去幾年,當景氣對策信號燈來到 15 分以下時,股價在短期內會有顯著的迴盪。
- 當景氣對策信號燈進入藍燈(極度緊縮)時買股票,紅燈時考慮調節。
- 這種投資法基本上屬於股價底底高的格局。
- 若錯過藍燈買入時機,下次可能要等到 3 至 4 年後的景氣回調。
- 景氣對策信號燈雖然在藍燈,但無法說明景氣未來前景堪憂,因為它無法預判未來 2 至 3 個季度的景氣。
製造業 PMI (採購經理人指數)
- 台灣的製造業 PMI 在 2021 年曾達到 62 左右的高度繁榮,主要受惠於美中貿易戰和半導體貸貨潮。
- 2022 年 9 月 10 月後,台灣的製造業 PMI 下滑至 41 至 42 左右,是亞洲市場中表現較差的。
- 目前台灣的製造業 PMI 已陸續突破 50 的擴張週期,進入整體景氣的復甦期。
- 中國的製造業 PMI 也已突破 52,顯示亞洲系統單可能正在回流。
- 經理人採購指數所購買的原物料半成品不斷堆疊,代表企業界已開始為未來的復甦期進行提前備貨。
其他指標
- 未完成訂單減掉客戶存貨:這項指標若向上,代表企業訂單增加或客戶存貨減少,過去幾年,當這項指標進入復值區間時,通常是股價的相對低點。
- 台灣的領先指標:這項指標衡量市場的投資意願,雖然還未到 100 以上的擴張週期,但絕對的低點感覺已經見到。
對今年股市的預測
- 今年第四季台北股市有很高的機率進入復甦期。
- 原因之一是激起效果,去年第四季台灣 GDP 為負成長,今年只要表現不太差,就會回到正值成長區間。
- 股價通常會領先景氣反映,而不是反映當下景氣。
- 當股價反彈回升後,約 6 到 9 個月,EPS (每股盈餘) 才會見底。
- 現在的股價在反映今年第四季度的 EPS。
- 目前股市較像是正當區間,EPS 正在顯著下調,但股價反而不跌。
- 從庫存循環的角度來看,今年上半年以前可能就會看到熊市的最低點。
- 今年股市可能呈現 Nike 勾勾型,半信半疑中成長,而非 V 型反轉。
外資動向
- 台北股市要有大幅拉升,需靠外資系統單回歸,但機率不高。
- 外資的買超主要取決於市場週期和成本價。
- 外資過去的成本價約在萬點,除非跌到萬點,否則沒有急迫性的抄底行為。
- 外資過去買超時,台幣匯率約在 30 到 31 塊左右,目前台幣匯率並未回到此貶值區間。
- 外資可能優先投入去年基期極低、今年經濟成長極高的中國市場。
投資建議
- 應依循週期,觀察現在是否為便宜價、相對低位,而非依循判斷。
- 判斷越多,錯誤機率可能越高。
- 可參考數據回測,判斷是否為絕對低點的出現。
- 如果想要看到 V 型反轉,可能需要系統性風險發生,聯準會被迫 V 型寬鬆時才有可能。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