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一)第 145 集、2023 AI 元年,泡沫還是趨勢電動車題材能持續?

2023-02-13(一)第 145 集、2023 AI 元年,泡沫還是趨勢電動車題材能持續?

觀點整理

  • 電動車

    • 2023 年,電動車的滲透率持續增加,但整體車市銷量並未因此提升,反而是比 2018 、 2019 年還差。
    • 全球電動車銷量方面,比亞迪的銷量第一,特斯拉第二。然而,特斯拉的平均毛利率較高 (約 2.5% ),比亞迪則約 1.8%。
    • 特斯拉 Model Y 是全球最暢銷的電動車款。
    • 比亞迪的策略是多品牌、多車款、低毛利率,類似過去三星手機的策略。
    • 特斯拉為了擴大市佔率,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從 2022 年底開始降價。
    • 電動車市場的競爭,某種程度上是美中之爭。
    • 全球電動車市場呈現地緣政治脫鉤的傾向。美國市場以特斯拉為主,歐洲市場則以福斯、斯特蘭提斯等品牌為主。
    • 中國電動車市場中,比亞迪市佔率最高,特斯拉則僅佔 8%。
    • 中國電動車的崛起,與其在電池技術專利上的領先有關。寧德時代擁有全球約 34% 的電池技術專利。
    • 中國電動車市場銷售量已超越美國、南韓及德國,預計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動車品牌商。
    • 電動車雖然是趨勢,但其泡沫在過去一年已破裂不少,目前趨於平靜。
  • AI (人工智慧)

    • AI 是目前全球資本支出擴增的領域。
    • ChatGPT 在短期內用戶量快速增加,可能存在過度炒作的現象。
    • AI 概念股可能存在短期投機泡沫的風險,不應以短期炒作為投資方向。
    • AI 具有變革驅動、巨幅波動、成交量激增和供給敏感等泡沫特徵。
    • AI 的發展有助於解決勞動力短缺,並優化 Social 引擎。
    • AI 的缺點包含:
      • 可能產生錯誤訊息
      • 存在科技倫理問題
      • 可能造成就業衝擊
    • AI 技術尚未成熟,但股價已高漲,且供給大幅擴增,因此需謹慎。
    • 中國在 AI 專利技術方面領先,騰訊和百度擁有的專利數最多。
    • 中國在 AI 推行上可能面臨政治尺度的問題。
    • AI 雖然是長期前瞻的想像空間,但有趨勢不代表沒有泡沫
    • AI 剛開始堆砌泡沫,因此要小心。
  • 整體投資觀點

    • 科技股的投資邏輯應著重於低基期、市場尚未關注的標的,並在股價高漲時適度調節。
    • 美中之間的競爭本質是科技戰,而非單純的貿易戰。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