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一)第 116 集、三星三奈米量產,台積電 400 元保衛戰?

2022-07-04(一)第 116 集、三星三奈米量產,台積電 400 元保衛戰?

觀點整理

  • 台積電近期面臨賣壓:隨著費城半導體指數的系統性賣壓,台積電及相關晶片概念股(如輝達、Intel、AMD)都呈現大幅度的賣壓。
  • 散戶買盤強勁但外資持續調節:今年以來,散戶對台積電的買盤力道強勁,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為第一名。然而,外資的持股水位卻持續下降,不斷進行系統性調節。
  • 台積電股價支撐力道不足:從量價來看,台積電上方的賣壓較大,下方的支撐力道不足。上方的壓力區間分別在 500 塊、528 到 536 塊以及 560 塊,需要突破 580 塊後才可能出現較明顯的壓力轉支撐現象。短期內,台積電的下行格局可能會持續,反彈也可能只是區間震盪。
  • 半導體產業增長趨緩:2022 年半導體產業的整體成長率從 2021 年的 26.9% 下滑到 8.9%,雖然絕對金額仍在創新高,但增長速度已放緩。預計明年增長率將為負值,銷售總額也可能不如今年。
  • 晶片交貨週期延長:晶片交貨週期已從過去的 14 到 15 週延長至 28 週,且尚未見頂。這顯示半導體產業面臨景氣下行週期,而非技術或個股問題。
  • 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領先地位:台積電的資本支出長期保持在 400 億美元左右,顯示其在先進製程上的領先地位。雖然 Intel 的資本支出也在增加,但三星的資本支出並未顯著擴大。
  • 三星的挑戰與策略:三星在 7 奈米製程上的良率較低(僅 3 成 5),而台積電則為 7 成。三星雖已量產 3 奈米,但良率仍是問題。三星的策略是透過較低的報價來擴大市佔,並認為其工資水平和地緣政治風險相較台積電較低。
  • Intel 的策略:Intel 藉由與三星間接合作來打壓台積電的報價,以期獲得議價空間。
  • 半導體產業面臨庫存過高問題:手機晶片的庫存水位已達到 102 天,高於過去平均的 78 天。高階運算(HPC)晶片的庫存水位也略高於平均值。整體而言,半導體產業正迎來庫存水位過高帶來的衝擊。
  • 台積電營收結構變化:台積電的營收主要來源已從手機晶片轉向高效運算(HPC)的先進製程晶片. 20奈米以內的營收佔了將近七成。
  • 景氣循環影響:半導體產業的庫存週期約為 3 到 4 年,屬於製造業循環。 晶片股的跌幅較大,但牛市來臨時漲幅也最亮眼。
  • 成熟製程的競爭加劇:隨著全球形成自己的半導體供應鏈,越來越多廠商投入成熟製程,台積電等大廠則逐步放棄成熟製程。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