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2(二)第 92 集、美股科技股必買?00757 統一FANG+ ETF 背後的風險是什麼?

2021-12-22(二)第 92 集、美股科技股必買?00757 統一FANG+ ETF 背後的風險是什麼?

觀點整理

  • 對現貨型 ETF 持普遍看多心態,認為現貨型 ETF 能有效分散個股風險,且從中長期來看,股票通常是上漲的。ETF 更能自動汰弱留強。
  • 00757 的內扣費用偏高,為 1.3%。雖然相較於納指 100 的年化報酬率約 10% 來看,1.3% 看似不高,但與其他海外型 ETF 相比,管理費用相對較貴。
  • 00757 追蹤的並非大盤指數,而是以尖牙股為主的特定指數,更像是精華中的精華。
  • 成分股包含十檔,以軟體股為主,硬體股為輔,主要為科技相關企業,涵蓋美國與中國兩大體系。成分股包含蘋果、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臉書、Google、Netflix、輝達、特斯拉和 Twitter。
  • 成分股企業多為產業壟斷型巨頭
  • 中國股票的走勢容易影響此 ETF 的表現
  • ETF 中與晶片股實質相關的為輝達,而非台積電。
  • 追蹤 ICE Data Index,簡單來說是追蹤 NASDAQ 的尖牙股指數。
  • 成分股市值需在 50 億美元以上,且六個月日均成交值需在 5000 萬美元以上。
  • 00757 的追蹤績效落後原指數。2020 年 3 月以前,績效誤差值約在 5 個百分點以內。但從掛牌以來,特別是去年 10 月以後,績效落差值有擴大趨勢。
  • 內扣費用會影響淨值,導致股價下滑。
  • 00757 掛牌以來的報酬率為 167%,而其追蹤的納薩克尖牙無辜指數則為 200%,落後大盤約 3 成
  • 此 ETF 的規模持續增大,反映市場對科技股的青睞,逢跌必買的投資策略亦有助於規模擴張。
  • 投資者在參與科技股行情時,需注意其波動度 並了解 ETF 的內扣費用、成分股及追蹤指數間的報酬差異。
  • 建議可參考以美元計價的海外發行 ETF,或可向營業員詢問報酬率與指數差距過大的原因。
  • 科技股在中長期來看,在本輪生產力循環中應會持續跑贏標普 500 指數及道瓊。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