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9(三)第 81 集、限電危機 PCB 下殺,欣興、南電、金像電、聯茂、台郡、台光電可進場?

2021-09-29(三)第 81 集、限電危機 PCB 下殺,欣興、南電、金像電、聯茂、台郡、台光電可進場?

觀點整理

主持人游庭皓的觀點:

  • 台北股市在經歷數個交易日的反彈後,因恆大危機限電危機美債殖利率上升等因素,導致美國股市大幅下滑,進而影響台股。
  • 本波台股下跌最嚴重的產業是 PCB 產業,這些產業主要在中國大陸設廠。
  • 想了解實體限電對股市及資本面的影響,以及是否為逢低買入的機會,或是應避開政策性利空。
  • 目前量能縮減,雖然今天下跌量稍增,但想了解這是否會影響加權指數的格局。
  • 加權指數反彈無力,想了解後市如何看待。
  • 詢問來賓,若選擇受大陸限電衝擊較大的概念股或 PCB 族群進行建倉,是否是相對便宜的階段,還是未來仍有利空。
  • 想了解除了 PCB 族群,是否有其他基期較低、營運成長明顯的中小型個股可以留意。

來賓何淮溱的觀點:

  • 中國大陸限電是為了拯救自身經濟,因 GDP 下滑、恆大事件影響,故打壓鄰國,限制在中國大陸設廠的 PCB、NB 等產業出貨。
  • 限電導致產品漲價,可能引起通貨膨脹,中國大陸此舉可能是在打壓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的股市。
  • 中國大陸經濟過去十年成長的三大支柱為科技網路巨頭、房地產和出口業,但限電可能導致中國經濟下行。
  • 台股雖受影響,但影響可能不如預期,因限電主要針對毛利較低的產業,中國大陸有意將這些產業趕出市場。
  • 中國大陸不敢限制半導體、IC 設計等產業,因其考量到要提升 GDP,但也不想讓部分產業拖累 GDP。
  • 全球陸續解封,中端需求提升,加上 iPhone 13 銷售不錯,台廠供應鏈營運仍可望持續上升。
  • 目前利空已不算利空,個股表現空間仍大,但大盤處於中段整理,機械也未站上。
  • 加權指數下跌與之前不同,屬於緩跌,且季線難以有效站上。
  • 單靠權值股拉抬指數,中小型股難以跟上,大盤有利空,仍會修正。
  • 需看到實體長虹棒才能化解大盤頹勢,否則可能只是外資穩盤效果。
  • 不建議現在立即對受限電衝擊的股票建倉,需等待量能表現。
  • 限電影響 2060 碳中和目標,中國大陸污染嚴重,肺腺癌比例高。
  • 全球通膨嚴重,需為市場降溫,資金氾濫。
  • 中國大陸上半年碳排放可能超標,下半年才突然限電。
  • PCB 產業的營收影響若減少 15% 以上,需多加注意。
  • PCB 產業成本增加,毛利縮減,需思考分散海外產能配置,但 PCB 轉單效應不大,因大廠多設在中國大陸。
  • 外資早在 9 月 24 日 就已領先知道限電消息並砍股票。
  • 若跟著消息才賣出股票,容易套牢,應等待大盤反彈波時再出脫。
  • 3037(星星) 為 iPhone 13 受惠股,但因漲多需下修,且出現跳空缺口,已邁入弱勢格局。
  • 聯貿金像店 等 PCB 廠外資仍在買入,可能是拉高出貨的手法,需注意產業趨勢是否已不在。
  • 星星為國際 PCB 載板大廠,若其表現不佳,其他 PCB 廠可能也風光不再。
  • 大盤跌破季線,但 聯貿金像店 等股票仍為中長多格局,可逢季線降低成本。
  • 外資連賣三天的股票要避開。
  • 大盤是市場平均成本,若個股走勢比大盤強勁,可作為參考。
  • 金居(銅箔基板)為 PCB 上游,外資連買,營收創新高,線型較佳,可考慮逢低買入。
  • 在台灣設廠、與大陸關係較小的股票可留意,如 金居
  • 1612 (恆態) 股價基期低,均線糾結,有打底傾向,且在季線之上,中長多格局未變,可參考。
  • 小型股若在季線之上且股本小,可留意,若跌破月線則需退場。
  • 與其將資金浪費在權值股的長期盤整,不如考慮中小型股。

總結:

  • 中國大陸限電政策是為了拯救自身經濟,並可能藉此打壓歐美股市。
  • 台股受限電影響,但個股表現空間仍大,宜留意基本面佳、線型強勢的個股。
  • PCB 產業雖受衝擊,但部分個股仍有投資機會,需留意外資動向及產業趨勢。
  • 可關注營收佳、線型強勢的中小型股,如 金居恆態 等。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