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3(六)第 75 集、通膨止不住?拜登明年不用選了?
觀點整理
拜登政府的政策與通膨:
- 改善貿易關係:為了降低川普時期關稅造成的輸入性通膨,美國積極改善與歐盟和中國的貿易關係。例如,美國與歐盟暫時取消了彼此在川普時期課徵的報復性關稅。
- 和緩對伊朗制裁:為了增加石油供應,壓低國際油價,美國有意與伊朗達成協議,可能解除石油禁運。
- 縮減基礎建設規模:拜登政府將原先預期的 2 兆美元基礎建設計畫縮減至 6000 億美元,以減少對原物料的需求,進而減緩原物料價格上漲。
- 總體目標:這些措施都指向同一個目標,即抑制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影響:
- 短期有利就業:短期的通貨膨脹對就業有利,但過高的通膨會導致通貨緊縮。
- 供應商與需求方囤貨:通膨發生時,供應商和需求方都可能囤貨,加劇通膨。
- 利率上升與股市崩盤:高通膨會導致實質利率上升,進而造成資金收縮,可能導致房市和股市崩盤。
全球通膨比較:
- 各國情況不同:不同國家因疫苗施打速度和疫情狀況不同,通膨程度也不同。
- 巴西與俄羅斯:巴西因疫情嚴峻,國內供給受影響,通膨較明顯;俄羅斯通膨水準則比過去低。
- 美國:美國 1 至 5 月的平均通膨率為 3%,高於過去水準,且可能持續上升。
拜登政府為何如此關注通膨:
- 政治考量:拜登政府需要平衡發放補助與控制通膨,以確保 2022 年中期選舉的勝利。
- 避免連鎖效應:高通膨會損害就業,並可能導致金融資產泡沫擴大。
- 財政刺激的影響:
- 聯準會寬鬆政策:聯準會的貨幣寬鬆政策導致有錢人將資金投入股市,推高金融資產價格。
- 政府補助:拜登政府的財政補助使中低收入戶有錢消費,進而推動物價上漲,被認為是造成通膨的原因之一。
未來展望:
- 政策轉向:下半年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的政策重點將轉向打壓通膨,可能減少財政支出。
- 關注資金釋放:需密切關注財政部和聯準會對於資金釋放的表態,這可能成為 2021 年下半年市場回檔的最大可能性。
總結來說,拜登政府的諸多政策,例如調整貿易關係、對伊朗政策和縮減基礎建設規模等,都是為了壓制通貨膨脹,避免其對經濟和政治產生負面影響。此外,節目中也分析了通膨的成因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後果,並提醒觀眾要密切關注美國政府的政策動向。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