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三)第 71 集、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債從何而來

2021-01-27(三)第 71 集、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債從何而來

觀點整理

  • 本書介紹:《受用一生的耶魯金融投資課》這本書,它不僅是投資書,更是一本歷史書。作者陳志武是耶魯大學的華人教授,在宏觀經濟史上有獨到見解。閱讀此書可以幫助了解金融概念的本質,而不僅僅停留在表面。

  • 證券市場的起源

    • 現代證券市場起源於 13 到 14 世紀的威尼斯和佛羅倫斯。
    • 當時的貿易主要靠海上貿易,風險高,需要大規模投資。
    • 威尼斯人發明了集體投資、風險分擔的公司形式,如康夢達和海上合夥。
    • 這些形式類似於股份公司,為現代公司制度奠定了基礎。
    • 早期的合夥制度需要龐大的資金,主要用於軍事開支和大型海外公共建設。
  • 國家與公司同過的形態

    • 中世紀晚期,一些國家與公司同過,結構和功能相似。
    • 優點是長期資本累積,可進行全球殖民。
    • 缺點是容易出現派系鬥爭和內鬥,規模擴大後結構容易失敗。
    • 威尼斯和荷蘭都因為內鬥和決策失誤而失敗。
    • 英國在光榮革命時達到此制度的極大成,公司制度架接在王國之上,產生了英國議會和內閣制度。
  • 美國的制度

    • 美國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英國的制度,但又不完全相同。
    • 美國沒有古老的王權,在獨立時面臨沒有集中主權的問題。
    • 因此,美國建立了一個崇拜憲法的憲政模式,創造了三權分立和有限責任政府。
    • 這種模式在全球貿易和資本競爭中具有優勢,但內部治理容易出現威權不足和分裂。
  • 公債的出現

    • 威尼斯人首次發行了公債,並設立了債券法,將之前的債務合併到基金中,按面值兌換給債權人,並支付 5% 的年利息,用政府未來收入作為擔保。
    • 債券市場形成後,衍生出股票和期貨合約等金融工具。
  • 中國引進證券

    • 西方有 500 年的證券交易歷史,而華人直到 19 世紀鴉片戰爭後才開始引進。
    • 清朝中晚期財政赤字嚴重,開始考慮向國外借款。
    • 但當時中國沒有成型的債券市場,外國銀行擔心債權無法保障。
    • 清朝最終以海關稅收作為抵押,並由英國人赫德擔任海關總稅司,才成功發行公債。
    • 清朝發行公債是為了籌措資金,而不是因為戰爭失敗。
    • 國債違約難以處理,不像個人或企業債務可以進入破產程序。
  • 當前債務問題

    • 過去 30 年,政府增加債務創造 GDP 的效率下降,現在需要增加 4 到 5 塊的債務才能創造 1 塊錢的 GDP。
    • 全球債務佔 GDP 比重已接近 300%。
    • 政府為了減輕債務負擔,通常會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導致通貨膨脹。
    • 但近年來出現通縮現象,民眾不消費、企業不投資,經濟陷入困境。
    • 自由的層次
      • 原始自由(野蠻自由)指的是原始的人性,可以自由表達不滿。
      • 封建自由指的是特權,如中世紀歐洲的土地使用特權。
      • 財富自由指的是追求資本擴大並在市場交易的自由。
      • 現代社會這三種自由共存,但不同階層使用的權利不平等。
      • 下層階級傾向於使用原始自由,而上層階級則追求封建自由和財富自由,操控政治和經濟。
  • 總結:要深入了解金融概念,不能只看表面,應該從歷史和基本觀念入手。鼓勵觀眾閱讀這本書,以理解財富自由的含義及其社會文化背景。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