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三)第 66 集、港股大變身!現在是買點?開箱新光恒生科技指數基金
觀點整理
這一波的新牛市主要由科技股帶動。
- 全球股市在錄影當下持續創立新高,這波新牛市主要由科技股帶動。
- 長期來看,2000年網路泡沫以前,全球股市由傳產的道瓊標普白指數拉抬。
- 2000年之後,科技股主導,由那斯達克指數和費半指數拉升。
- 科技股長期來看仍是未來行情的主要推升對象。
- 今年在全球股市大放水下,全球股市陸續衝上新高。
- 台股從低點反彈近 7 成,年初以來漲了 20%。
- 那斯達克指數從低點上漲近 8 成,年初以來漲了快 30%。
- 金融股表現較差,年初以來頂多不賺不賠,3月以來才漲 3 成多。
- 全球傳統產業受疫情影響,多數公司難以在短時間內復甦。
- 科技公司因產業線上化,成功拉升點位,使科技指數受到投資者關注。
港股的補漲空間與價值
- 港股的漲幅遠低於全球股市。
- 日本股市年初以來漲了 6.13%,低點以來漲了 3 成 5。
- 道瓊指數年初以來漲了 1 成,低點以來漲了 44%。
- 標普白指數上漲了 19%,低點以來上漲 46%。
- 台灣加權指數表現不錯。
- 上證指數年初以來上漲 11%,低點以來上漲 2 成,略遜於全球股市。
- 港股年初以來還是負的 3.5%,三月低點以來上漲 19%,但仍未突破前高。
- 港股相對於全球股市偏弱勢。
- 許多投資者都在尋找具有補漲空間的價值股。
- 港股的本益比(PE Ratio)歷史上約在 7 到 23 倍之間,平均約在 13 到 15 倍。
- 目前港股本益比約 15 倍,相較於全球股市處於高基期水位,港股基期偏低。
- 台股本益比已破 20 倍。
- 若明年是多頭市場,港股是尋找安全邊際股票的時機。
- 「漲時縱勢,跌時縱值」。那斯達克指數是全球火車頭,帶動科技股上漲。道瓊指數的漲法屬於價值股,基本面有支撐,在多頭回覆時能大幅上漲。
- 港股的科技股具有補漲空間。
- 全球股市皆為科技股上漲,未來趨勢明朗。
- 若非系統性風險,選擇有補漲空間且具科技股色彩的股票有機會。
- 拜登上任後對中概股的打擊會減弱,美中關係將更平穩。
- 若為牛市,資金會流入受創的中國及港資科技股。
中國新興市場的三大優勢
- 享有 Z 世代的人口紅利:中國 Z 世代(95 年到 05 年出生)約有 3.76 億人口,佔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 科技研發實力強:中國的專利申請數獨霸全球。
- 政策主導產業發展:中國的十四五計畫緊密連結科技新發展。
- 科技網路改變生活,包含生活、醫療、教育、零售等各方面。
星光恆生科技指數基金
- 星光投信看好東方新科技商機,推出星光恆生科技主數基金。
- 選股特色:在香港交易所主機板掛牌的 2150 檔股票中,篩選出與科技高度相關、研發投入資金佔比大於 5%、年度營收成長大於 10% 的 76 檔股票,再選出總市值前 30 大企業,共 30 檔。
- 該基金的募集期從 2021 年 1 月 11 號開始,發行價格為淨值 10 元。
- 三大特色:掌握新經濟獨角獸、網羅新經濟成長股、動態配置分散風險。
- 預定前十大持股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顯示其選股水平具有國際水準。
- 從基本面來看沒有問題,期待其補漲空間浮現。
- 適合想搭科技股成長列車,但錯過美國科技股漲幅的投資者。
- 可考慮此基金,掌握東方新科技、迎接東方新經濟。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