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三)第 62 集、台股創高之獲利操作策略

2020-11-25(三)第 62 集、台股創高之獲利操作策略

觀點整理

主持人游庭皓的觀點:

  • 目前台股持續創新高,讓投資人對於長期和短期投資的態度產生分歧。
    • 長期投資者可能意識到股市水位偏高。
    • 短期投資者可能不想錯過當前熱絡的行情。
  • 想請教來賓鄧尚為老師,在此創新高格局下,長期和短期投資者應如何應對。
  • 提到現在市場氛圍與 1999 年泡沫破裂前不同,現在的感覺是半信半疑,籠罩著陰霾。
  • 總結來說,每個投資策略都會衍生出不同的投資屬性,投資人應先搞清楚自己的投資屬性,然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

來賓鄧尚維的觀點:

  • 投資思維要改變,要順勢操作,不要預設立場
    • 很多人預設立場認為股市太高,但事實上,股價不斷突破歷史高點。
    • 技術分析顯示,當天花板突破後,會變成下一道支撐。
  • 選股不選市,並將停利點往上移。
  • 牛市氛圍確立,每一次的下殺低點都比前波低點高,因此不要預設高點。
  • 針對兩種投資人提出建議:
    • 空手觀望或持股比例低的投資人:應開始找潛力股,至少將持股比例提高到五成左右。
    • 套牢的投資人:應利用大盤創新高反彈的機會,換股到潛力股。
  • 潛力股的選擇:
    • 參考第三季季報,若前三季營收轉贏去年一整年,代表產業沒問題,是逆勢成長。
    • 四大潛力族群:半導體、遠距商機、綠能、5G
      • 半導體族群關鍵在台積電,其三大客戶 (Intel、蘋果、高通) 明年將回歸,產能滿載。
      • 遠距商機因疫情而夯,需關注財報。
      • 5G 概念股是未來趨勢,包括基礎建設和相關類股。
  • 針對落後補漲股的看法:
    • 短期投資者應追逐強勢股。
    • 長期投資者應關注股價明顯被低估的股票。
    • 外資在 11 月買超,除了權值股外,也買入金融股和基期低的個股,顯示長線投資會重視價值。
  • 現在的市場氛圍與過去不同:
    • 30 年前,金龍股和資產股飆漲,但沒有基本面支撐,而現在上市公司數量多,市值也更大。
    • 大企業的應變能力不錯,不要預設立場,因為 30 年前的高點已成底部。
  • 總結:
    • 短線投資人應順勢操作。
    • 保守型或存股族應學外資,挑選基期低的個股,用時間換取上漲空間。
    • 不論是短線或長線投資人,現階段行情都很好操作,只是選擇的標的不同。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