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1(三)第 60 集、金融加碼存股點到了嗎?
觀點整理
主持人游庭皓的觀點:
- 目前金融股的賣壓很大,主要有兩個因素:F17 公報的匯兌費損認列以及利差問題。
- 今年科技股領漲,而傳產和金融股仍處於低基期。
- 想了解在利率這麼低的情況下,是否會長期壓制金融股股價,以及如何看待低利率這個因素。
- 想知道壽險業如何將 1% 到 2% 的收益率,變成 4% 到 5% 的報酬給投資人。
- 想了解壽險業的負面消息是長期累積的陋習,還是近兩三年才發生的事,以及後市該如何看待。
- 想知道在金融股中,若有壽險部門是否應該避開,或是要看其比例。
- 想知道如果想進行金融股的存股,有什麼樣的挑選標準。
- 認為除了避開壽險股,也應挑選負面消息較少的股票。
- 強調投資人應每一年、每一季檢視股票的獲利狀況,停損比停利更重要 。
- 提醒投資人,沒有懶人投資學,即使是存股也要持續觀察 。
來賓李冠嶔會計師的觀點:
- 雖然過去 08 年到 14 年零利率時金融股仍上漲,但現在情況不同,可能走向負利率。
- 壽險業要求的報酬率偏低,僅 1% 到 2%,但一般散戶要求的報酬率至少 4% 到 5%。
- 壽險業為了達到報酬率,可能會進行投機性操作,購買非投資等級的債券。
- 有些壽險公司風險控管不佳,老闆可直接決定投資標的,導致出現問題。
- 壽險業為了達到給投資人 4% 或 5% 的利率,會進行投機性操作。
- 壽險業可能買入低殖利率或投機性高的標的,而不能買入穩健標的。
- 台積電的股價漲幅貢獻台股 40% 到 50% 以上,但基金持股有上限,無法複製其報酬。
- 壽險業的問題可能早就存在,只是在市場震盪下才暴露出來。
- F11 公報實施後,匯兌損失等將反映在財報上,導致壽險業股價明顯反應。
- 不看好壽險業,認為其財報難以理解,獲利方式不夠純粹。
- 建議避開有壽險部門的金融股,除非該公司的業務單純。
- 認為 中信金的業務複雜,不建議購買。
- 中壽在 2018 年因匯兌損失而未發放股利,顯示壽險業風險高。
- 公股銀行如 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因有國家支持,較為穩健,可考慮存股。
- 不要完全相信淨值,尤其是壽險業的淨值,可能難以估算。
- 避開負面消息多的公司,如中信金,因其經營權不穩定。
- 推薦金陳寅,因其經營邏輯簡單,配息穩定,大股東持股高,高階主管較不敢亂搞。
- 強調存股也要每年、每季檢視獲利狀況,停損比停利重要。
- 認為世界上沒有懶人投資學,投資人要對自己的資產負責。
總結:
整體而言,來賓對於壽險業持較為負面的看法,建議投資人應避開壽險股,並選擇業務單純、體質穩健的金融股,如公股銀行或經營邏輯簡單的公司。同時,投資人仍須持續關注個股狀況,並設定停損點。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