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三)第 59 集、川普贏?拜登贏?台股操作策略怎樣才行?

2020-11-04(三)第 59 集、川普贏?拜登贏?台股操作策略怎樣才行?

阮慕驊

觀點整理

主持人游庭皓的觀點:

  • 對來賓阮慕驊的介紹: 稱阮慕驊為「財經好大哥」。他表示,因為現在是直播節目,所以特別邀請阮慕驊來分析選後行情。
  • 對美國大選的看法: 11 月 4 號當天是美國大選開票日,雖然許多州已大致底定,但搖擺州的數據顯示川普幾乎全面領先。他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來形容目前的選情。
  • 對股市的觀察: 他注意到美股前一晚大漲,以及台股盤中急拉 131 點,最後收在 12867 點。他詢問這種股市反應是否與川普選情有關。
  • 對節目內容的期許: 他希望阮慕驊分析第四季選後行情,以及明年第一季與政治的關係。他希望瞭解政治面消息與經濟面、疫情問題,在第四季和明年第一季哪個比較重要。
  • 對投資的提問: 邱廷浩問到,若股市因外部因素下修,是否為佈局點,以及是否應保守避險。他還問到,若新的財政刺激法案無法順利推出,該如何應對。他對於目前股市的高積極水位感到好奇,並詢問是否會更容易引起下修或修正。
  • 對選股邏輯的提問: 他詢問,針對第四季到明年低基期的展望,應挑選落後補漲股,還是強勢股?他請教阮慕驊,台股投資者應往哪個方向著手。他還提出,若要佈局金融股,是否要以中長期心態來做。
  • 對外資的看法: 他認為,傳產股和金融股的補漲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資是否補進。
  • 對總結的觀點: 他認為木華哥提出的逆向思維非常好,即保持市場的復甦速度不要太快,聯準會才有持續救市的必要。他總結說,股市總是在半信半疑中成長,如果全面樂觀,基本上離泡沫也不遠了。

來賓阮慕驊的觀點:

  • 對股市急拉的看法: 阮慕驊認為,盤中急拉與川普選情有關。他指出,早盤拜登在搖擺州領先,但 11、12 點左右翻盤,變成川普領先,導致市場出現先殺後急拉的情況。他認為,市場預期川普若順利連任,且拜登快速宣布敗選,則選舉不確定因素消除後,美股會恢復多頭態勢。
  • 對不確定因素的看法: 他認為股市最討厭不確定因素,一旦消除且選舉和平落幕,股市恢復多方態勢可期。
  • 對股市支撐力量的看法: 他認為目前全球股市上漲的動力並非經濟,而是貨幣寬鬆和資金氾濫。在此情況不變下,股市會在不確定因素消除後上漲。他表示,中長期仍偏多看待,短線拉回或中線回檔是進場機會。
  • 對選後行情的看法: 阮慕驊認為,美國大選若能確定結果,則不確定性消除。他認為,影響股市的因素是經濟復甦和疫情狀況。但自 3 月全球股市上漲以來,主導行情的並非經濟面,而是各國央行做多的心態和資金釋出。
  • 對總統候選人的看法: 阮慕驊認為,拜登是中間派、傳統官僚政治出身,施政會四平八穩。川普則是較跳脫、非典型的政治人物,不遵守規則,也沒有既定路線。他認為,拜登的可預測性較高,川普的可預測性較低。
  • 對長期經濟的看法: 他認為,無論誰當選,美國和全球經濟明年都會比今年好,台灣 GDP 成長也會比今年好。他認為,疫情到高峰後會回落。
  • 對資金面的看法: 阮慕驊認為,目前支撐全球股市的主軸在資金面,若經濟和疫情比預期好轉,則對股市是額外的助益。他認為,無論誰當選,對貨幣基本面復甦影響不大。他認為,選後財政刺激法案通過只是規模大小問題,應是水到渠成。刺激法案通過後,聯準會將有更大貨幣寬鬆空間。
  • 對股市操作的建議: 他認為只要有明顯拉回就是買點,無論美股或台股。他會以中長期角度來看,若大環境支持股市的因素不變,操作原則就不會改變。
  • 對選股的建議: 他認為,要精挑細選,選擇明年有空間的股票。他以摩根大通 (JPM) 為例,認為其股價還未脫離平台整理區,可能在選後脫穎而出。他指出,美國有很多價值股仍處於低檔,而台灣的金融股也受到賣壓。他認為,台灣傳統價值型金融股的買點也會慢慢浮現,但可能不會快速上漲,需以中長期心態佈局。
  • 對不同類型投資人的建議: 他建議,積極型投資人可選主流科技股,特別是半導體股;保守型投資人可選金融或傳產股,這些股票適合不看盤的中長期佈局。
  • 對綠能概念股的看法: 阮慕驊認為,若拜登落選,短期內綠能股可能有下跌壓力,建議有獲利可先了結。但他認為,再生能源是長期趨勢,若出現明顯回檔,仍可撿回。
  • 對明年選股方向的建議: 他認為,明年可關注基期較低、產業前景看好的股票。他以通用汽車為例,說明汽車產業在疫情後復甦,股價仍處於低檔,可中長期佈局。 他認為觀光股和航空股因實質受損,明年仍不透明,因此不建議琢磨。他看好汽車業、鋼鐵業等原物料相關產業,認為這些產業即使疫情再嚴重,也已在下半年見到景氣回升。 他認為,在疫情下,人們會將資金用於耐久財等消費,使汽車市場需求上升。
  • 對資金流動性的看法: 他認為市場資金仍然充裕,只是需要找到去處。即使聯準會未來可能意識到經濟復甦並調整政策,但短期內不太可能升息。 他認為,聯準會的決策會跟隨市場,不會魯莽行事。他認為,即使 2008 年經濟海嘯後,聯準會也是在 6、7 年後才開始回收資金,且腳步緩慢。他認為,這次釋出更多資金,更難回收。
  • 對長期經濟的看法: 他認為全球經濟有結構性問題,如人口老化、貧富差距、政府負債等,這些長期問題壓抑經濟成長,迫使各國政府採取更低的利率政策。他認為,無限的貨幣追逐有限的資源,終究會把價格推升。
  • 對明年股市的看法: 他認為,今年上漲的是成長型題材,明年主軸會分散,成長型仍是主軸,但價值型可能抬頭。 他認為,今年大型股跑贏小型股,明年可能翻轉,小型股的空間可能比大型股大。
  • 對小型股與大型股的看法: 他認為,小型股跑贏大型股,並非代表大型股會跌,而是小型股的漲幅會比大型股更好。他認為,明年仍是多頭年,但擔心 2022 年,因為屆時聯準會可能態度轉趨保守,影響股市動能。
  • 對近期股市主軸的看法: 他認為,近期股市主軸是經濟復甦、疫情改善和資金寬鬆。他認為經濟復甦對小型股有利,且小型股的估值相對較低。他建議現階段應減持估值較低的價值型股票,而非追逐漲多的成長型股票。
  • 對產業輪動的看法: 他觀察到,資金正在從過去漲多的股票轉向基期較低的股票,出現產業輪動的現象。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