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9(三)第 50 集、美股崩崩,台股挫勒蛋?

2020-09-09(三)第 50 集、美股崩崩,台股挫勒蛋?

觀點整理

主持人游庭皓的觀點:

  • 台股現況:台股開低走低,但跌幅不大,相較美股,台股抗跌性良好。
  • 操作策略:偏向基本面復甦,認為科技股下跌是逢高修正,可適度進場賺取反彈價差。
  • 外資動向:外資雖未積極回補台股,但資金仍留在台灣,可能將台股視為國際資金避險的標的。
  • 美債:認為購買美債的時機點應為股市創新高和實質利率攀高時,目前可視為股市回落的避險方式,賺取資本利得而非配息。
  • 系統性風險:分為內在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如疫情、戰爭,通常會反彈;內在因素如泡沫破裂,跌幅可能較大。
  • 科技股:認為目前科技股下跌為修正格局,而非進入空頭市場,且基本面正在復甦,在美國總統大選前難見兩次大股災,因此視修正為佈局期。
  • 長期投資
    • 認為金融股基期低,適合長期投資,但本益比不宜過高,應在 10 倍以內。
    • 建議可關注生技和封測產業,因其受政策支持,具備未來成長性。
  • 選股策略
    • 對於積極型投資人,應選擇強勢股,而非回檔修正的股票。
    • 可觀察早盤大盤下跌時,能撐住或不跌的股票,這些股票可能在後續盤勢中表現較強。
  • 可轉換公司債:可關注櫃檯買賣中心公告的可轉換公司債,當股價站上轉換價時,可視為買入時機。
  • 總體經濟:認為美元指數和油價是領先指標,美元指數轉弱可能暗示國際金融市場將出現修正。
  • 避險:認為美元指數跌破 92.5 時,應啟動避險,可考慮增加債券比例,降低持股數量。

來賓蕭又銘的觀點:

  • 技術分析:強調從量價結構變化來分析股票,而非僅看價格高低。
    • 以特斯拉為例,認為股價需守住前一波最大交易量價格(約 300 美元),否則可能走弱。
    • 以台股為例,認為當日最大交易量價格(12490 點)為當日強弱關鍵,若能守住,則偏多看待。
  • 量能分析:著重觀察盤中量能變化,藉此判斷支撐和壓力點。
    • 計算方式:以前一日最高點加上當日最低點,得出壓力點。
  • 金融市場領先指標:認為美元指數和油價是領先指標,美元指數轉弱暗示國際金融市場可能修正。
  • 選股策略
    • 針對積極型投資人,應選擇早盤大盤下跌時,能撐住或不跌的強勢股。
    • 若大盤下跌,個股不跌,可能代表主力對該股有信心或無法出脫持股,無論何者,短線都可能表現較強。
  • 大盤看法
    • 會將台股本波段最高點(7月28日,13031點)設為基準點,與其他指數或個股比較漲跌幅。
    • 認為納斯達克漲幅過大,短線需修正,可能出現較大跌幅。
    • 認為台股與國際股市連動,但連動標的會隨時間改變,操作者應觀察與誰連動。
  • 保守型投資
    • 建議選擇大型金控股或有關股色彩的股票,進行定期定額投資。
  • 中期投資
    • 保守中帶積極的投資人,可關注生技和封測產業,因其受政策支持,具備未來成長性。
    • 不建議投資太陽能,因製造成本可能高於市場報價,獲利可能不佳。
    • 建議關注政府推動的基礎建設相關產業,如封測和台船等。
  • 外資動向
    • 認為新台幣升值可能與台商資金回流有關,而非外資回補。
    • 預期外資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不會積極回補,可能將資金拉回美國。
  • 避險
    • 認為美元指數跌破 92.5 時,應啟動避險,可考慮買黃金,但需留意美元和黃金可能同步回檔的風險。
  • 美股佈局
    • 應選擇具備獲利能力且被低估的企業,而非僅看大盤指數。
    • 傾向投資個別區域的指數型商品,而非個別股票,因為分散風險,並建議可關注中量級金融股。
  • 操作策略:以數據講話,不猜行情,根據數字判斷支撐和壓力點。

總結:

  • 主持人 偏向基本面分析,認為科技股下跌是修正,可逢低佈局;來賓 則偏向技術分析,從量能和價格結構判斷股市強弱,並關注美元指數等領先指標。
  • 兩者 皆建議保守型投資人可選擇金融股,但積極型投資人應選擇強勢股,並設定停損點。
  • 在避險方面,兩人皆認為美元指數是重要觀察指標,並建議在美元指數跌破 92.5 時,應考慮避險。
  • 在個股選擇上,來賓傾向關注具備獲利能力且被低估的企業,並建議可關注中量級金融股。
  • 在整體市場看法上,主持人認為目前科技股下跌是修正,是佈局期,而來賓則認為納斯達克短線需要修正。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