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三)第 49 集、台股萬三存股策略,每月爽領五萬

2020-09-02(三)第 49 集、台股萬三存股策略,每月爽領五萬

觀點整理

主持人游庭皓的觀點:

  • 很開心邀請到來賓麥克風,並稱他為非常敬仰的前輩。
  • 提到自己一開始對股市有興趣是因為看股版。
  • 認為在股版可以看到個股的優缺點,以及其他人的標的文。
  • 強調直播節目中,觀眾可以隨時提問互動。
  • 說明直播會在 Gmoney 的粉絲專頁、YouTube 頻道,以及個人 YouTuber 的財經泡腳粉絲專頁同步串流。
  • 認為麥克風是全職投資人,但也有其他跟投資無關的事業。
  • 提到 PTT 股版現在比較像綜藝版。
  • 認為 2020 年三月的股災,散戶買盤踴躍。
  • 詢問來賓對於三月份的操作狀態。
  • 認為聯準會的放水政策影響市場信心。
  • 指出 2000 年和 2008 年的崩盤是自發性的泡沫破裂。
  • 提到美國有許多人繳不出房貸,實體店面無法開門。
  • 詢問來賓在對經濟悲觀的情況下,為何仍持有股票。
  • 認為強勢股跌回後,通常不會再上漲。
  • 提到 8 月的盤勢很亂,個股上漲幅度不大。
  • 認為外資不願意回歸,資金湧入性不高。
  • 認為投資觀念常有衝突,但每個人的價值體系不同。
  • 提到價值投資可能存在倖存者偏差。
  • 認為台灣的電子股有壽命週期,可能不適合長期投資。
  • 認為 ETF 有汰弱留強的機制。
  • 提到被動投資對一般人來說比較好。
  • 請來賓分享選股的秘密。
  • 指出 8 月當沖比例已接近市成,代表大家想賺短錢,沒人想做長期投資。
  • 認為多頭還沒結束,還有向上推升力道。
  • 建議剛入手的小資族,現在進場要保守為上。
  • 認為現在大盤股價淨值比已達紅色警戒。
  • 認為籌碼不是特別重要,基本面支撐比較重要。
  • 提到金融股的成長性受到局限。
  • 認為海運成本下滑,獲利會變好。
  • 強調低基期股票輪動性遲早會到來。
  • 提醒不要存一兩檔股票存一輩子。
  • 認為小資族若資金不大,可考慮買 ETF。
  • 強調第一桶金要靠工作存錢。
  • 提醒要專注本業,累積本金。
  • 認為市場來到高階水位,離下次修正不遠。
  • 強調這次只是修正,不是崩盤。

來賓麥克風 (貓大) 的觀點:

  • 自稱小咖,並表示自己一開始看股版。
  • 認為早期論壇討論的平均素質比較高。
  • 覺得 PTT 的畢業文被禁掉很可惜,因為可以當作抄底指標。
  • 認為這次疫情股災,散戶買盤比較踴躍。
  • 三月份時幾乎空手,甚至做空。
  • 當時認為大盤會跌到 8000 點以下才考慮進場。
  • 輕忽了聯準會放水對市場信心的影響。
  • 5、6 月大盤重回萬點才開始重新建立部位。
  • 1 月時持股比例已降到非常低。
  • 認為網路概念股在疫情中反而受惠。
  • 認為自己不是標準的上班族,沒有朝九晚五。
  • 以前做過科技業的 PM 和電商公司。
  • 近兩年才比較專注在投資上。
  • 操作策略:
    • 低檔時偏向價值投資。
    • 高檔時偏向順勢操作。
    • 股價漲過季線,會採用順勢操作。
    • 沒有跌破季線,會繼續持有。
    • 大盤在季線之上,會保留基本持股。
  • 認為現在的強勢股已經偏貴,接近泡沫。
  • 不會追強勢股。
  • 選股會看營收成長、產業狀況、市盈率。
  • 認為台股有很多股票在創新高。
  • 持股原則是沒跌破季線就續抱。
  • 大盤弱時,中小型主力也會出場。
  • 認為主力會在人氣還在時邊拉邊出。
  • 認為價值投資本身有價值,買便宜長期可打敗大盤。
  • 認為要建構適合自己的價值型 ETF,平均持有幾十張股票。
  • 選股會看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高現金殖利率。
  • 認為公司變差會出脫持股,不會抱著十年、二十年。
  • 不認為要存一檔股票到退休,因為每十年市值最高的股票都會變。
  • 建議存 ETF,有淘汰機制。
  • 認為自己投資比較有樂趣,過去績效有贏過大盤。
  • 認為多數人績效打不過大盤。
  • 認為自己建構的投資方法論,可以幫助一生超越大盤。
  • 選股條件:
    • 基本面要好,營收要穩定成長。
    • 公司獲利要成長。
    • 毛利率、營益率、淨利率要提升。
    • EPS、ROE 要能看出公司在成長或改善。
    • 挑選基期較低的股票。
    • 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高殖利率。
    • 研究產業,看到前瞻性。
    • 提到星星、南電、錦碩等 ABF 載板題材。
  • 在 ABF 題材發酵前就注意到相關產業。
  • 進出場以季線為判斷標準。
  • 認為短均線績效較差,因為有交易成本。
  • 認為長線均線表現較好。
  • 認為用季線停利,是偏長期投資。
  • 認為想賺大波段,要忍受回檔。
  • 認為停利點是一門學問。
  • 認為自己不太看盤。
  • 認為專職投資要看人生想要什麼。
  • 認為被動收入不是生活的全部。
  • 認為本金累積到一定程度,投資會較輕鬆。
  • 建議至少工作五年、十年,並堅持投資。
  • 強調要撐過空頭,才能迎接下一波多頭。
  • 認為要堅守自己的投資策略。
  • 不打空、不打多,不裝搖擺。
  • 認為現在才進場要保守,不要長抱。
  • 強調基本面支撐,要找落後補漲的股票。
  • 不建議做強勢股。
  • 認為金融股成長性有限,性質像電信股。
  • 建議找尋低基期、有基本面支撐的股票。
  • 認為海運成本下降,獲利會變好。
  • 認為多頭還沒結束,資金遲早會輪動到低基期類股。
  • 不建議存一兩檔股票一輩子。
  • 認為存太多檔股票,總會有公司出問題,要懂得換股。
  • 不建議現在進場。
  • 認為第一桶金要靠工作賺來。
  • 強調累積本金的重要性。
  • 認為大多數人無法每年都贏大盤。

總結:

  • 兩位講者都強調投資策略要有紀律,不應盲目跟風,要學習並驗證方法。
  • 麥克風的核心觀點是透過基本面選股,搭配季線操作,並在低基期時買入,跌破季線時賣出。
  • 主持人提醒觀眾,目前大盤處於高檔,不建議進場。
  • 來賓與主持人分享了各自的投資哲學與操作策略,強調基本面、風險管理和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