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二)第 23 集、為什麼賺錢總是慢慢賺,賠錢卻是加倍賠?

2019-12-03(二)第 23 集、為什麼賺錢總是慢慢賺,賠錢卻是加倍賠?

觀點整理

  • 負複利的概念:負複利是指虧損帶來的負面影響,相較於獲利,虧損對本金的損耗速度更快。
    • 例如,若投資一年獲得 100% 的回報,但隔年虧損 50% 就會將所有獲利完全抵銷。
    • 從 100 元變成 200 元是上漲 100%,但從 200 元變回 100 元,只需要下跌 50%。
    • 虧損的影響是成倍的。例如,虧損 30% 後,需要接近 60% 的收益才能回本。
  • 高風險投資的負面效應
    • 複利(利滾利)的投資思維不適用於高風險投資。
    • 高風險投資可能導致一次性的大幅虧損。
    • 即使是小幅度的虧損,也會對長期投資報酬產生重大影響。
    • 例如,連續十年每年賺 20% 但又虧 15%,最終的總回報率可能只有 10.4%,平均每年僅 1% 左右,甚至可能在通膨影響下沒有賺到錢,還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 避免負複利的方法
    • 應投入低風險的投資策略,例如定存、存股、購買 ETF 等。
    • 避免追求短時間內不合理的高報酬,因為這本質上是在跟機率作對,長期下來輸錢是必然的結果。
  •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 人們在做決策時,會過度偏重先前取得的資訊,即使該資訊與決策無關。
    • 在投資上,如果之前獲得了高報酬,會覺得回報較低的投資非常無聊,因此傾向再次投入高風險的投資。
    • 這種效應可能導致惡性循環,為了彌補虧損而承擔更高的風險,最終可能把之前賺的錢都賠進去。
    • 商家利用錨定效應的例子是,標示商品的原價,再劃掉並寫上折扣價,讓消費者覺得自己佔了便宜。
  • 惡性循環:當發生虧損時,人們會傾向承擔更多風險以彌補虧損,這可能導致新的虧損,形成惡性循環。
  • 心理因素:當投資者在短期內獲得高報酬後,可能再也無法接受穩健但回報較慢的投資方式。
最後更新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