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0(二)第 11 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是如何成為主流的?

2019-09-10(二)第 11 集、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是如何成為主流的?

觀點整理

  • 一般投資者不應試圖預測總體經濟情勢,而應專注於價值投資
  • 總體經濟預測的困難性: 即使是頂級經濟學家也很難準確預測市場走向。
  • 索羅斯的案例: 雖然有像索羅斯這樣靠宏觀投資成功的人,但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擁有的資訊品質遠高於一般人。 索羅斯能夠成功做空英鎊,是因為他與德國央行總裁的對話中,獲得了獨特的資訊,得知德國更關心自己的貨幣地位,這讓他預見到其他成員國的貨幣可能貶值。
  • 一般投資者的限制: 一般投資者通常只能接觸到媒體評論、二手分析和朋友閒聊,因此很難靠宏觀投資賺錢。
  • 價值投資的重要性: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強調專注於具體的小問題,例如分析公司時,關注消費者為何購買該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公司相較於競爭對手的差異、以及可能導致公司失敗的因素。
  • 專注於可知的事物: 投資者應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產業,看得懂的財報,做自己能做的事。 巴菲特認為,投資者不需要懂得高深的數學知識,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什麼是重要的、可知的。
  • 可知的投資要素: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一家公司的基本面、獲利能力、股價淨值比和產業展望是可知的。 如果在股價被低估時買入並長期持有,最終可以獲得不錯的報酬。
  • 總結: 宏觀經濟問題雖然重要,但對於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是不可知的,因此不應作為投資決策的基礎。 投資者應專注於研究公司的基本面,並在股價被低估時買入。
最後更新於